《施南府志》卷之二十二 官师志~名宦

名宦
施在秦汉以前,名宦无可考。隋唐以后,亦不数觏焉。宋代治法稍备,良吏之载史传者,至五六人,而旧志或不尽载。今于已列祠祀者,次序于前,其他或有功德,或死事此地者,亦依时代为传附后,所以慎重祀典,亦不没人善也。志名宦。
李超:字仲举,陇西人。大业间清江令,治绩懋著,为当时最。民尸祝之。(《明一统志》)。
南承嗣:魏州顿邱人,霁云之子,历施涪二州刺史。柳宗元称其服忠思孝,无替负荷。(《明一统志》)
房武:河南洛阳人,由周至令擢施州刺史,有遗爱,民德之。仕至兴元[少]尹,韩愈为作墓志铭。
张道古:字子美,临淄人,乾宁间迁左拾遗,上书言国家有五危二乱,贬施州司户参军。
侯廷赏:为施州巡检使,真宗尝如问蛮事,廷赏言民无他求,惟欲盐耳。上乃召夔路转运使丁谓措置。(详《控制纪略》)
寇  瑊:字次公, 汝州临汝人。真宗时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徙开封府推官。会施州蛮叛,转运使移瑊权领施州。先是戍兵仰他州馈粮,瑊至,请募人入米,偿以盐,军自足,而民力纾。(《宋史·列传》)
庞恭孙,字德孺,单州武城人,颍国公,谥庄敏公,籍之孙,荫补通判施州。崇宁中,部蛮向文疆叛,诏转运使王蘧领州事致讨。恭孙说降文疆而斩之,蘧上其功,进三秩,仕至徽猷阁学士。(《宋史·列传》)
李  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通判施州,界群獠不习服牛之利,为辟田数千亩,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宋史·列传》)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进士第,调施州清江主簿。郡宁檄使莅公库。笑曰:“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此职何为至我哉!”拒不受。
程公许:字秀与,一字希颍,叙州宣化人,嘉定中进士。金人犯阆中,制置使桂如渊遁,三川振动。朝廷擢李埴代之,辟公许通判施州,行户曹事。当兵将奔溃之后,公许尽力佐之,节浮费,疏利原,民不增赋而用自足。时诸将乘乱抄劫,事定自危,以重赂结幕府。大将和彦威怀金宝以献,公许正色却之,彦威惭而退。吴彦者,缄僧牒于书尾以进,公许卷还之而责其使,闻者畏服。有献议招秦、巩大姓于埴者,众多从臾,独公许谓山东覆辙未远,反覆论难,埴从之。其后赵彦呐开阃,复行其策。未几,金人捣成都,大姓者实导之,始服公许先见。仕至宝章阁学士。(《宋史·列传》)
王在武:武陵人,理宗端平初进士,治《周礼》,真德秀[同]知贡举擢冠本经。摄判施州,城陷,不屈死之。
李庭芝:字祥甫。其先汴人,十二世同居,号“义门李氏”,后徙随之应山县。金亡,襄、汉被兵,又徙随。然特以武显。庭芝生时,有芝产屋栋,乡人聚观,以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王旻守随,庭芝年十八,告其诸父曰:“王公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随必乱,请徙家德安以避。”诸父勉强从之,未浃旬,旻果为部曲挟之以叛,随民死者甚众。嘉熙末,江防甚急,庭芝得乡举不行,以策干荆帅孟珙请自效。珙善相人,且夜梦车骑称李尚书谒己,明日庭芝至。珙见其魁伟,顾诸子曰:“吾相人多,无如李生者,其名位当过我。”时四川有警,即以庭芝权施之建始县。庭芝至,训农治兵,选壮士杂官军教之。期年,民皆知战守,善驰逐,无事则植戈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夔帅下其法于所部行之。淳祐初始去,举进士,中第。辟珙幕中,主管机宜文字。珙卒,遗表举贾似道自代,而荐庭芝于似道,庭芝感珙知己,扶其柩葬之兴国,即弃官归,为珙行三年丧。……宋亡,谢太后及瀛国公为诏谕之降,庭芝登城曰:“奉诏守城,未闻有诏谕降也。”已而两宫入朝,至瓜州,复诏庭芝曰:“比诏卿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圉邪?今吾与嗣君既已臣伏,卿尚为谁守之?”庭芝不答,命发弩射使者,毙一人,余皆退去。姜才出兵夺两宫,不克,复闭城守。三月,夏贵以淮西降,阿术驱降兵至城下以示之,旌旗蔽野,幕客有以言觇庭芝者,庭芝曰:“吾惟一死而已。”阿术使者持诏来招降,庭芝开壁纳使者,斩之,焚诏陴上。已而知淮安州许文德、知盱眙军张思聪、知泗州刘兴祖皆以粮尽降。庭芝犹括民间粟以给兵,粟尽,令官人出粟,粟又尽,令将校出粟,杂牛皮、曲蘖以给之。兵有烹子而食者,犹日出苦战。七月,阿术请赦庭芝焚诏之罪,使之降,有诏从之。庭芝亦不纳。是月,益王遣使以少保、左丞相召庭芝,庭芝以朱焕守扬,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至泰州,阿术将兵追围之。朱焕既以城降,驱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庭芝闻变,赴莲池,水浅不得死。被执至扬州,朱焕请曰:“扬自用兵以来,积骸满野,皆庭芝与才所为,不杀之何俟?”于是斩之。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宋史·列传》)
朱  永,字遇纯,凤阳人。洪武十四年任施州卫指挥佥事,拓东北一带城垣,安集军民数千家,升广东都指挥。去后,人尸祝之。(《明一统志》)
黄  溥:字澄济,广信弋阳人,天顺二年由四川按察使谪施州卫经历,兴废省役,不专事法律。初,施学同云贵例,士以选贡,目不知书。溥至,选官民子弟为授经,士始向学。在任九年,志广东按察使。(旧《湖广通志》)
李尧德:己末进士。土寇黄中既平,议设兵备驻扎。隆庆二年,德以车驾副郎任湖广按察使司佥事,驻扎施州卫,振武敷文,诛黄中族党,戮散毛宣抚覃棨,施南宣抚覃宁,升本省布政使司,历升陕西巡抚。(旧《卫志》)
庞一德:南海人,卫学教授,造就士类,重修《卫志》。(旧《卫志》)
谭朗然:茶陵举人,嘉靖初令建始,悉心抚字,历课农桑,称循史惡。(旧《卫志》)
以上俱崇祀名宦
黄希逊:淳化五年六月,贼攻施州,指挥使黄希逊击走之。(《宋史·太宗本纪)
董  铖:熙宁六年,与察访梓夔事熊本、夔路转运判官董铖、副使孙珪以招纳本州蛮酋内附,寇平,俱以招纳功被赏。(《宋史·蛮夷列传》)
王  立:天圣初,为夔路转运使,施州徼外蛮利得赐物,每岁求入贡者甚,众所过烦扰,为公私患。立奏令以贡物输施州,遣还溪峒。又城施州,通云安车【军】以运盐,朝廷嘉之。(《旧志》)
谢昌元:开庆元年四月乙酋,知施州,自备缗钱百万、米麦千石筑郡城,有功,诏转一官。(《宋史·理宗本纪》)
熊伯明:咸淳十年,权总制施、忠部将,与知秦州龚准以天长县东横山、秦童湖、青沟口等处战,功推赏。(《宋史·度宗本纪》)
王守仁:太原人,至元间知施州,廉明刚谨,均赋宽役,时有禾双穗、牛二犊之瑞。(旧《夔州府志》)。
邵  浓:知施州,筑州城有功,吏民思之。(旧《卫志》)
李  才:施州知州,与州同孙明用、州判王杰、吏目李毓秀,洪武十四年诸蛮叛,围州城,粮尽力屈,城陷并死之。(旧《夔州府志》)
胡士能:施州知州,洪武二十年,安福蛮夏得忠结诸蛮叛,攻城,遇害。(旧《夔州府志》)
汪  泽:歙县人,卫经历。土寇黄中负固,攻围数月不克。泽上寨作质,诱其出降,及下寨,擒之。贼磔杀泽。今上寨高冢犹存。一云:泽以公事至荆,谒分巡吴公,面谕黄中事,令其相机抚降,无致朝廷劳费。泽归自励,约卫人冒险登寨,开谕黄中降,川兵妒之,追逐廹急,失足坠崖死。二志不同,两存之。
梁思泰:珠崖人,荆州府通判。天启二年,督施兵援黔,战败,骂贼死。(旧《卫志》)
国朝
徐尚谋:江南武进士。康熙四年,王观兴出山投诚,驱卫民至荆,蒙上宪释回,选徐守备,莅卫事,辟草莱,招流亡,给牛,种银若干。次年如数完官,盖亦抚字而心劳焉。(旧《旧卫》)
左其选:彝陵人,为建始令,自戊子兵燹后,绝无人烟十五年矣!其选于康熙四年至建始县,偕典史尹德,携一仆,茹蕨饮水,共民出入者三,阅月亲刈荆棘,环堵卫舍;招回流民数百人,定县治,兴学劝垦,三年致政。(旧《夔州府志》)
吴李芳:湖广人,内阁中书,改补建始令。建始土著甚稀,接年文武生仅十名,公教导三年,土著入学二十八名,自是始登贤书。升任后,士民请崇祀名宦,史晟赞其轴端曰:抚民以宽,励士以勤,刑不刻而民怀,亩不履而野宁。(旧《夔州府志》)
史  晟:福建晋江人,康熙二十六年令建始。兵燹后,粮仅二十石,公厅俱草房。晟竭立经营,创建学宫、县署,易以瓦房五间,常平、义仓始为经始,奉文益赋,至人十余石,而民不扰,真循吏也。(旧《夔州府志》)
武令谟:山西太原进士,建始令,留心民瘼,培植人材。邑人秦应光孤贫,公奇其才,命与己子共读,朝夕提命,后举乡试,任河南淅川令,有循声,皆公力也。其他邑人士亦多所成就。(旧《夔州府志》)
张良佐:浙江衢州武进士,施南营守备,精骑射,工书法,礼士戢兵。丙丁虫荒,运米巴夔两路接济,民赖以生焉(旧《卫志》)
刘珙征:江西临江进士,建始令,听断勤敏,加意学校,公余招集诸生,讲谕经史,勖以实行建邑之士习,民风赖以主持。
武  怡:陕西临潼举人,雍正八年,任建始县知县,在任十年,清廉爱民,劝学礼士,惠政孔多,以老致仕,归舟至江中,值暴风大作,惊涛四起。舟子白公,请以猪羊许愿,公不许,手挥一绝投江中,诗曰:武怡作令不亏民,那有猪羊祭鬼神?居官若有期心事,船到波心不保身。顷刻风平浪静,当危急时,其夫人金钏投水中,默祈神佑。及舟泊岸,家人辈买鱼沽酒相庆,剖鱼腹而所投之金钏在焉。持以白公,共相惊异。此语虽近荒诞,故老相传,亦足以征公清廉之政,可质于神明矣!迄今中元节,各乡民皆焚冥镪奉之,以酬公德。
田三乐:直隶深州贡生,乾隆元年,任施南知府。四年,详请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四县土【生】童,另编新字号,附恩施县一体考试,如文理可观,每于恩施正额外四县共取一、二名,暂隶恩施县儒学管辖,题准四县生童,每遇岁科试,照贵州古州增设苗额之例,酌量取进一、二名,应如所请。详《学校志》。其振兴学校,作育人材,有足多者。
夔  舒:满州镶黄旗人,世袭骑都尉,任施南知府,莅治三载,爱民恤物,将去,百姓强留不得行,有卧辙攀辕,难径去。临淮盛事在,于今之句,盖纪实也。
王如珪:宛平人,贡生,任施南知府,莅政精明,吏民咸服,整饬士习谆谆,以殖学立品为训命。训导宋鳌纂辑府志,自为之序,今得籍为粉本焉。
钱士选:云南昆明进士,任施南知府,勤于政治中,劝修学宫,详请府学及宣、来、咸、利四县设学官,并入学额。倡修考棚,免生童远赴宜昌附试之苦。建塔五峰山顶,修理城池,民至今思之。
吕世庆:余姚举人,署施南知府。为政精密,严惩啯匪,黎民安堵,特设凤山书院,命府学训导兼掌其教,时自与士子考课文艺及身心性命之学。
汪献琛:钱塘贡生,任施南知府。在官三年,利兴害除,详请学政按施考试,立学宫卧碑,设文庙钟鼓,修名宦乡贤神牌。移守荆州,士民至今思之。
施光辂:浙江举人,任施南知府,听断公明,民咸畏服。
陈嘉谟:浙江钱塘进士,任施南知府,精严为政,慈祥居心。去后,士民思之。
尹英图:字北窗,云南蒙自人。乾隆丁未进士,岁壬子,选授恩施县知县,有惠政。嘉庆元年,川省教匪窜入县境,公率领绅衿义勇,于县属之荆竹园擒贼首,歼除余匪。贼又扰利川县之长堰塘,公会利川知县陈春波、奉节知县周景福,合三县义勇,及本协弁兵,剿除净尽。事闻,特旨加知府衔,嘉庆七年,授施南知府。(详《兵事志》)
杨毓江:字作舟,陕西府谷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授施南知府,洁已爱民,创立南郡书院,振兴文教,吏畏民情,惠政不可殚书,至今犹尸祝之。道光十三年,士民请祀名宦,格于部议,不果行。
纽正纪:江南吴县人,大田千户升桑植守备,以熟悉苗情,特疏改,补恩施令。
鹿骢豫:阜阳贡生,任恩施令,革陋规,整士习,扶弱锄强,几于无讼。仕至贵州贵西道。民于官坡建祠祀之,今圮,碑犹存。
于执中:字君敬,山东昌邑人,授湖南永顺卫经历,雍正七年,永顺既改土归流,经历缺裁,制府以其才猷明敏,而又熟悉苗情,檄委协理恩施县事。乾隆元年,遂补来凤令,捐廉建本城及大旺义学二所,置田四十亩,以资膏火。
张  冲:河南太康人,雍正癸丑进士,任来凤知县,多惠政。附郭西南一带膏田,以数顷计,皆捐奉凿渠,以资灌溉。
刘毓磻:陆丰举人,恩施知县,才识通敏,历任有能声。
杨应求:江西临川举人,乾隆三年任利川知县。邑自改土归流后,治具未定,前令以难治去任,大府因其令麻城有能声,乃调兹邑,下车之始,即仿麻城规制,创建衙署、文庙,多方抚恤,劝民耕作,抚字十载,不辞劳瘁,由是四境安谧,人民得所,至今父老犹称道弗衰。
邱  岱:正经旗举人,乾隆十八年任建始知县,乐易爱民,事必亲理,加意学校,修葺城垣,创建五阳书院,劝输置,买房舍,以资膏火。课士勤严,教泽所留,科名相继。又创建明伦堂与节孝祠。在任十余年,多方抚字,至口碑载道。
林翼池:福建同安进士,任来凤知县,重修歧阳书院,定婚丧之礼,创修邑志,心存仁爱,有古循吏风。
严锡纯:浙江余杭进士,任建始知县,好贤礼士,修饰学宫,省刑薄,敛以善政闻。
王鸿典:直隶举人,任恩施知县,法严令肃,积牒皆清。既去,民犹思之。
潘宪武:贵州贵筑进士,任咸丰知县,清惧简易,不务烦苛,居官数载,仍然儒素。因公解组,竟乏归资,真廉吏也。
黄  升:湖南巴陵举人,任来凤知县,端方清介,人不敢干以私,簿书之暇,即操铅椠,常聚邑中子弟,课以经术制义,文教为振兴焉。
王嵩高:江南宝应进士,选利川知县,惩啯匪,抚良民,恩威并行。置社仓,建义学,善政具举。
范汝轼:河南兰阳进士,初任建始知县,原内地侯,政简刑清,旋调任来凤。自归流后,民生虽裕,而民性未纯,乃首事教化。邑书院创前令,于公屋,宇卑隘,仅可训蒙,难容诸生,乃充拓基址,斋舍、讲堂规制周备,延师训课,加意作兴。时,各邑虽设学额,尚未设学官。亲与诸生讲学论文,孜孜不倦,以一身兼父师之任,由是文学彬彬,士林比之文翁化蜀焉!
蒋  灏:江苏上元监生,任来凤县丞,重修大旺义学,又捐建卯洞义学。
蒲乂宏:甘肃秦州增生,任来凤县丞,修造安远、三元二桥,又与邑令林公同修邑志。
刘若椿:甘肃镇原举人,截取知县,选来凤知县,甫一下车,一洗从前因循粗略之弊,培植学校,劝课农桑,严禁溺女,平反冤狱,薄用刑罚,善政彰彰,至今犹载口碑焉。
张曾敇:安徽桐城举人,来凤知县,重修书院,培植人材。
沈怀枫:浙江乌程供事,选卯峒巡检,教匪扰来凤,怀枫保全三里,重修义学,捐助膏火,卯峒始有入泮者。
贾思谟:四川铜梁举人,改宣恩知县。邑本土司地,文献无征,公纂修邑志,为政简易。因公解任,既去,民犹思之。
保泰:蒙古正白旗人,施南协副将,重修问月亭。后升泰宁镇总兵。民立有德政碑。
林朝炳:广东电白人,施南协都司,署任五年,兵民怀之。
陈象渭:江西高安进士,利川令。莅政明敏,狱讼衰息,兴利去害,讲学课士。历官五载,去后民为立生祠焉。
范道立:河南虞城举人,任恩施知县,政简刑清,士民爱戴。
高世俊:江苏阳湖监生,利川县丞,居官勤慎,佐理有循声。
叶道传:江苏无锡监生,利川县丞,礼贤下士,每月五日一课,生童备酒食,给花红。是时生童赴宜昌考试,公捐助资斧,一时入泮者,忠路十居七八,士民至今称颂不忘。
江曾默:麻城举人,任建始训导,端方尔雅,士林矜式,激厉后学,讲论不倦;捐俸修葺节孝祠,又助邑令重修学宫。在任十八年,实心化导,故科名日盛,升襄阳府学教授。
戴廷杞:蒲圻举人,任利川训导。时,初设学,公倡修学校,日集诸生,训以经义,邑之文风赖以振兴。升任常德府学教授。
李宝第:山东惠民监生,利川县丞。与民休息,闾里安全,修建义学,延师训课,民怀其德。
王  霖:浙江山阴供事,任南坪巡检,创修义学,措置田产,以资膏火。迄今邑中入泮者,南坪为多。嘉庆二年,堵御贼匪,颇著劳绩。
樊继祖:四川三台人,以祖荫任参将,升施南协副将。嘉庆元年,教匪扰来凤,公率弁兵驻卯峒,断贼路。不数月而来凤平。二年,教匪扰利川,公率兵会恩施、利川、奉节三县知县合乡勇会剿,贼匪全行扑灭。仰荷谕旨褒嘉,恩赍装铅弹子鱼袋一个,花大荷包一对,小荷包四个。三年升浙江镇总兵,积劳成疾,卒葬于施南。其子孙遂入恩施县籍,次弟之子从典继袭,任宜昌镇中营游击,侄从銮,恩施县庠生。
赵源生:河南郾城举人,任建始知县,有才能,善武艺,敏于吏治,民爱戴之。嘉庆元年,教匪犯境,公募义勇数百人,率往直突贼营,杀贼无算。群贼蜂拥,围公垓心,义勇歼焉,公溃围而出。复募义勇,请援兵,屡战克捷,贼引去。会本邑教匪潜谋成事,公侦得实,先发制之,全民保境,为功甚大,升荆州府同治。
陈春波:福建侯官进士,任利川知县,修治学校,招集流亡,循声著闻。嘉庆元年,教匪窜入县境,公创筑城垣,团练乡勇,于黄家山、黄泥坡、石桩坪、长堰塘等处连破贼巢,擒获贼目,民赖以安。军功升荆州府同知,加知府衔。
庄纫兰:福建侯官举人,嘉庆元年任来凤知县,值教匪滋事,公率乡勇往捕,为贼所伤,缚以去,公骂贼被害。赐祀昭忠祠,世袭云骑尉,详本传。
张  宁:浙江山阴供事,任来凤典史。同知县庄公往捕贼,遇害。赐祀昭忠祠,世袭恩骑尉。
甘  杜:竹溪岁贡,来凤训导,邑令庄公捕贼被戕,贼入城,公投水自尽。贼援之,送归署。贼围学署,公乘间自缢死。赐祀昭忠祠,世袭恩骑尉。
苏於洛:河南汤阴进士,任宣恩知县。教匪扰来凤,邑匪起为声援,公诱擒其魁,余党就抚,以功晋同知,随营办理粮台,以病座于恩施之丫木峪。
浦宝光:安徽东流监生,任乾坝巡检,署来凤典史,堵剿教匪,于宣恩县之鱼泉被害。
王三锡:河南泌阳拔贡,任利川县丞,才识明敏,勤于吏职。教匪陷来凤,公奉饬往捕,遂募集乡勇,与贼战于城下,大败之。贼始舍城,往据土堡,复破之,贼奔据红岩坨及旗鼓寨,复屡败之。贼闭垒自固,时出抄掠。因设卡严防,夺其所掠。迨大兵至,一举荡平,而公及乡勇之助,为不少矣。
曹芳祖:江西新建吏员,任宣恩典史,勤于供职。教匪扰东乡,芳祖率领乡勇保护县城,日后巡逻,未尝入息。贼知有备,不敢窥,实公力也。
陈安信:湖南镇筸行伍,施南协右营守备。嘉庆二年,贼匪入境,带兵四路攻剿,多方捍御,民赖以全,厥功最[删]多。
张定模:当阳岁贡,利川训导,训课勤严,多所成就,邑甲科李耀瑚出其门下。重修文庙及文昌祠。嘉庆二年,教匪入境,公选派诸生,多方捍御,复带领乡勇赴巴东、建始界运解粮饷、军器,护守粮台。上宪保荐,以年老辞,后以积劳致疾告归。疾愈,复任先后十八年,贤声最著,年八十余告归而卒。
李光地:山西岁贡,署南坪巡检,清廉有守,礼士爱民。
张裕庄:安徽桐城监生,任利川典史,严于缉捕,盗贼衰止,斯民爱戴。
韩劂田:山东淄川进士,任利川知县,清介有守,勤政爱民。嘉庆癸酉岁旱,公斋祓祈雨,甘霖立沛,士民欢忭。
康乂民:江西泰和拔贡,选恩施县丞,升来凤知县,移建书院,增修斋房,培植士类,爱养斯民;捐筑土城,为民保障,卓异升兴国州牧。
朱鸣凤:浙江海盐举人,任来凤知县,宽以抚民,百姓安业;重修学宫,增建石城。又劝谕士民,建修城南客寨河石桥,以便行旅,舆情爱戴。
张兆棨:顺天宛平举人,任利川知县,听断明决,吏畏民怀,兴学校,建书院,培植士类,邑人称德焉。
王星榆:安徽合肥进士,任利川知县,仁恕清廉,勤于听政,公余集诸生讲学、课文,多所成就;修补城垣,保障有寄。莅任三年,以艰去,父老泣送。
陈瞻燧:浙江龙泉举人,署建始知县,修建文庙,实心任事,邑人德之。
刘兴国:四川成都人,施南协副将,在任八年,恤兵爱民,合郡感戴,殁于任。
杨兆杏:湖南举人,任建始知县。慈良成性,廉静有守。建自嘉庆二年兵后,书院荒废,文教日衰,公加意振作,捐助膏火,劝学课艺,士林称德。后调通城县知县。
唐德玉:监利举人,任建始训导,与诸生辨析经旨,寒暑不辍。工制艺,一日可成数十篇,邑中嗜学通经者,多出其门。
《施南府志》卷之二十二终

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wenyienshi/24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4:57
下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