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wenyienshi/238.html
武备
明洪武初置施州卫指挥使司,军数之载在《通考》者四千六百七十九名。我朝康熙三年废指挥千百户,设营制、游守各一员,割荆镇马步战守兵共五百四十二名,永驻防施。乾隆元年改卫设府,初置施南协副将一员,额兵[1]一千五百七十七名。幅员浸广,兵数反减于前,良由文德诞敷,苗蛮向化,无事重兵防守也。兹条举前代军制之可考者,及我朝营哨因时损益之制,因以见文德武功,超轶千古之盛焉!志《军制》,而塘汛[2]附其后。
宋
宣和四年,诏:“茂州、石泉军旧营[管][3]土丁子弟、番上守把不谙射艺,其选施黔兵善射者各五十人,分任教习,精熟日遣回。”(《宋史·兵志》)
夔州路义军土丁、壮丁,施黔思三州义军土丁,总隶都巡检司;施州诸寨有义军指挥使、把截将、寨将,并土丁总一千二百八十一人,壮丁六百六十九人。又有西路巡防殿侍兼义军都指挥使、都头、十将、押番、寨将(《宋史·兵志》)。
徽宗崇宁元年,湖北都钤辖舒亶奉旨相度召募施、黔州土丁,致讨辰、沅山猺,每州无过七百人。缘猺贼深在溪洞,险阻不通正军故也(《宋史·兵志》)。
[1] 额兵:清八旗绿营兵。
[2] 塘汛:明清时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亦泛指关卡。
[3] “营”当为“管”。
明
分巡上荆南道兼施、归兵备副使一员,驻荆州。
施州兵备佥事一员,驻彝陵州,后裁,以荆南分巡兼领,荆瞿守备一员,各衙掌印指挥一员,佐贰二员,营操一员,清军一员,营屯一员,巡捕一员,随操者无定员,其属镇抚一员,所千户百户掌印各一员,佐贰各二员,随操者无定员。
施州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左右中千户所千户,百户,兵四千六百七十九名(以上出《续文献通考》)。明初每岁按察司都司官各一员巡历,间岁御史亲至。永乐初,敕荆瞿、九、永、施共一守备巡防,后另设荆瞿守备,坐镇南坪,继移镇施,每年巡历荆瞿、南坪等处。嘉靖四十五年,设兵备道,驻彝陵州,辖重庆府属,岁专巡施。此因典中平后又善后,特设兵备。李尧德任后,宰执张居正即议撤去。天启三年,奢酋据重庆,复设,事平亦撤。添荆州府通判一员,为抚夷厅,专制施州。隆庆三年,改府同知为抚夷。万历二十年,给关防命驻施兼理粮饷,卫掌印、佐贰也。屯操、巡捕每五年军政推迁,千百户亦然(唐氏《卫志》)。
按明祖以土司滋扰,设卫广屯,欲使官省馈运,而人自为战也。其后兵不能卫民,反借民以卫兵,又借客兵以卫卫,则见于邹维琏之《志序》,是有卫而无兵矣!协济饷十年不至,则见朱光祚争复额饷之碑,是有兵而无饷矣!其他兑头[1]揽纳、官史侵渔而兵枵腹[2],杂见于《童志》、《王志》者又不一。盖作法虽善,而日久弊生如此。我朝一革屯里之弊而全资于帑,信善哉 (《宋氏府志》)!
[1] 兑头:零头,秤兑金银中的小差额。
[2] 枵腹:空腹。谓饥饿。
国朝
施州营游击一员,把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八百名(马一步九),属彝陵镇标,于康熙四年驻施,分城西南为营地,南抵孝子坊,西抵圆通寺内,除卫署址东北二门有营地数间,为司门之居。平吴逆后,裁兵二晨六十六名,其分防大田所把总一员,箐上把总一员,三*口把总一员。其塘汛自卫城至巴东县交界,凡九塘;东与容美司交界,凡五塘;南与施南司交界,凡二汛;正南稍西绕金峒、龙潭司,凡五塘;又自所城西至所城南绕酉阳、大旺、司界,凡五塘;北自卫至所绕中路司,凡六塘。
康熙四年,以荆州镇前营游击移驻施州卫,雍正十三年改协,辖左右二营。
施南协副将一员。
中营都司佥书一名。
左营守备一员(驻咸丰县)。
千总二员(一驻宣恩县,一驻来凤县)。
把总四员(一驻咸丰县,一驻唐崖司,一驻大旺司,一驻忠峒司)。
外委千总四员(一驻活龙坪,一协防高罗司汛,一协防东乡镇汛,一驻百户司汛)。
额外外委三员(二驻恩施县分防近府各路塘汛,一驻咸丰县)。
右营守备一员(驻忠路)。
千总二员(乾隆十一年一员入宜都,一驻恩施县崔家坝)。
把总五员(一驻恩施县,一驻恩施县崔家坝,一驻建南汛,一驻南坪堡,[一驻][1]建始县)。
外委千总五员(一驻恩施县下营坝,一驻忠路,一协防施州汛,一驻石门,一驻官渡)。
额外外委二员(一驻恩施[县]分防近府各路塘汛,一驻忠路)。
额设兵一千四百七十七名(内马兵一百一十八名)。
战兵二百二十七名。
守兵一千一百四十二名。
以上本《湖北通志》。
[1]疑原文脱“一驻”二字。
施南协营制(以下本《旧志》):
副将一名、中军都司一员、存城把总一员(额兵三百三十名,驻府城)、驻防崔家坝汛把总一员(额兵四十七名)、协防施州塘外委把总一员(额兵三十五名)、驻防建始县把总一员(额名九十五名)、协防下营坝外委把总一员(额兵六十五名)。
以上四汛三十六塘,连府城共兵五百六十三名。
分防左营守备一员、存城把总一员驻咸丰县(额兵一百七十一名)、驻防唐崖司汛把总一员(额兵五十七名)、协防活龙坪汛外委把总一员(额兵一十九名)、驻防来凤县千总一员(额兵八十六名)、协防百户司凉水井汛外委把总一员(额兵二十二名)、驻防大旺司汛把总一员(额兵六十四名)、协防乾坝汛外委把总一员(额兵三十四名)、协防高罗司汛外委千总一员(额兵七十八名)、驻防宣恩县千总一员(额兵七十八名)、协防东乡镇汛外委千总一员(额兵三十九名)。
以上左营所属十汛五十九塘共总六百四十八名。
分防右营守备一员、存城外委把总一员驻忠路(额兵一百零八名,又分防五塘兵三十五名,系外委防守)、驻防建南汛把总一员(额兵四十六名)、协防官渡汛外委千总一员(额兵四十名)、驻防南坪堡汛把总一员(额兵六十九名)、驻防利川县千总一员(额兵七十名)。
以上右营所属四汛三十五塘,共兵三百六十八名。
通计经制官弁二十五员,马步战守兵共一千五百七十七名,并各官亲丁公费名粮在内(马一步九,各官亲丁马三步七)。
康熙四年,设立营制,游守千把共八员,兵五百三十二名。
雍正四年改县,添兵一百三十八名。
十三年建府改协,设副将都司守备四员,千总外委二十一员,添兵八百九十七名,共兵一千五百五十七名。
乾隆二年,归并四川巫山营分防建始县把总一员,兵八十名;共官二十六员,兵一千六百三十七名。
乾隆十一年,将右营左哨千总拨宜都营,随拨兵丁三十七名。
十六年拨兵十四名赴德安营,分防随州。本协实额兵一千五百八十六名,除外委九名,实兵一千五百七十七名。
四十七年,奉文添设兵额制兵一千。
据道光十三年营册,原额马步兵一千四百七十七名。道光五年奉文裁兵兵七名,归德安营召募。又于道光十一年奉文裁减马步兵二十史,拨归回疆所节,粮饷归入经费项下。实在兵一千四百四十一名。
副将一员,每年俸银五十三两四钱五分八厘,薪银每年一百四十四两,蔬菜烛炭银七十二两,养廉银八百两,心红纸张银一百零八两,坐马十二匹、每匹银十两二钱,共银一百四十两零四钱。共银一千三百一十七两八钱五分八厘。
都司一员,每年俸银二十七两三钱九分四厘,薪银七十二两,蔬菜烛炭银一十八两,养廉银二百六十两,心红纸张银二十四两,坐马四匹、每匹银十两二钱,共银四十两零八钱。共银四百四十二两一钱九分九厘。
守备二员,每年每员俸银十八两七钱六厘,薪银四十八两,蔬菜烛炭银一十二两,养廉银二百两,心红纸张银一十二两,坐马四匹、共银四十两零八钱。计银三百三十一两八厘,二员共银六百六十三两一分二厘。
千总三员,每年每员俸银一十四两九钱六分四厘八毫,薪银三十三两三分五厘二毫,养廉银一百二十银,坐马二匹共银二十两零八钱。计银一百八十八两零八钱,三员共银五百六十六两四钱。
把总九员,每年每员俸银一十二两四钱七分一厘,薪银二十三两五钱二分九厘,养廉银九十两银,坐马二匹共银二十两零八钱。计银一百四十六两八钱,九员共银一千三百二十一两二钱。
外委九员,每年每员养廉银十八两银,马占饷二十四两,米三石六斗共银二两五钱二分,马乾[1]十两零二钱。计银五十四两七钱二分,九员共银四百九十二两四钱八分。
额外外委五员,每年每员支领马占饷二十四两,米三石六斗共银二两五钱二分,马乾十两零二钱。计银三十六两七钱二分,五员共银一百八十三两六钱。
马兵一百一十六名,每年每名支领马占饷二十四两,米三石六斗共银二两五钱二分,马乾十两零二钱。计银三十六两七钱二分,总共银四百二十五两九钱五分二厘[2]。
战兵二百一十二名,每年每名银一十八两,米三石六斗共银二两五钱二分,计银二十两零五钱二分,总共银四千三百[五十]两零二钱四分[3]。
守兵一千一百一十三名,每年每名银十二两,米三石六斗共银二两五钱二分,计银十四两五钱二分,共银一万六百一十五两九钱七分六厘[4]。总共银二万零三百二十八银九钱一分七厘。
[1] 马乾:饲马的干食料。
[2] 我用的底本是州博物馆的重排本,这个本子在转抄时产生不少错误。比方说,此卷中所有的“讯”皆误为“泛”。又如此处的数字,应为4259.52两,恰好小了十倍,不知是原文如此,还是重排致误。
[3] 从计算结果看,应该是4350.24两。原文少了50两。
[4] 从计算结果看,应该是16160.76两。
塘汛
施南协共十八汛一百三十塘,共汛塘兵九百一十六名。
驻扎施南府城
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存城把总一员。
分防一汛十一塘(每塘兵皆五名)。
下营坝汛 莲花池塘 沿长坡塘 鸡心垄塘 峦山子塘
黄草坡塘 罗针田塘 天桥塘 乾溪屯塘 芭蕉塘
桅杆堡 天池塘
驻防建始县城
把总一员。
分防一汛十六塘(每塘兵皆五名)。
石门汛(汛兵十二名) 龙溪河塘 河水坪塘 小坝塘
火风口塘 林阳口塘 景阳口塘 清江堡塘 柴陇村塘
红沙溪塘 茶寮塘 上坝铺塘 石臼驿塘 蒲潭溪塘
核桃园塘 柴家荒塘 杨柳荒塘
驻防崔家坝汛(汛兵一十七名)
把总一员。
分防一汛八塘(每塘兵皆五名)。
施州塘汛(汛兵九名) 丫木峪塘 一桶水塘 南里渡塘
滚龙坝塘 三岔口塘 东绕塘 戎角塘 上寨沟塘
驻扎咸丰县城
守备一员、把总一员。
分防一十二塘(每塘兵皆五名)。
梅家山塘 忠堡塘 梅子坪塘 十字路塘 土老坪塘
水车坪塘 张家坪塘 蛮王牌塘 杨峒塘 邢家村塘
头庄塘 地坝寨塘
驻扎宣恩县城
千总一员。
分防一汛十三塘(每塘兵皆五名)。
东乡镇汛(汛兵八名) 椒园塘 倒峒塘 黄草坝塘
太坪坝塘 乾沟塘 茅坝塘 刘家庄塘 细沙坝塘
杨二溪塘 杉木树塘 万寨村塘 蛾影塘
赞 (0)
《施南府志》卷之十五 食货志~ 蠲恤
上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4:46
《施南府志》卷之十七 武备志~兵事
下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