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志》卷之十一 食货志~户口 物产

户口
    施在前代,土流间治,户口之丰耗不能悉登于版图,又为明季流寇所虔刘,生齿凋敝极矣!我朝平定海宇,施卫尚仍胜国旧制,迨诸土司革心向化,始改土归流,重以圣圣相继,休养生息,涵煦百有余年,遂使学校、农桑同乎内地,户口之滋生,物产之蕃殖,近古以来所未闻也。志《户口》而特产附焉。
汉以前户口无考。
    《晋书·地理志》:建平郡统县八,户一万三千二百。按,《晋书》所载八县,惟建始、沙渠、信陵属施。
    《宋书·地理志》:建平太守,吴永安三年分宜都立,晋又有建平都尉。永初《郡国志》有南陵、建始、信陵、兴山、永新、永宁、平乐七县,今并无。所领县七:巫、秭归、归乡、北井、泰昌、沙渠、新乡。户一千三百二十九,口二万八百二十四。按,所纪七县,惟沙渠是施地,新乡不详所在,余俱不属施。
    《隋书·地理志》:清江郡统县五,户二千六百五十八。五县:盐水、巴山、开夷、清江、建始,俱属郡地。
    《唐书·地理志》:施州清化郡,户三千七百二,口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县二:清江、建始。
    《宋史》:施州清江郡,元丰户一万九千八百四十,领县二:清江、建始。
    《元史·地理志》:夔州路领州七,施其一,本路户二万二十四,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八。
    《明史·地理志》:统纪湖广口之数不详,各郡不备录。
    国朝施南府属六县,原数户口共二万七千七百一十八户,原额随粮及改土案内,堪出人丁并历届编审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十一万七千四百三十丁口中。道光二二年,奉文编查保甲,清理户口共十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五户,九十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丁口,其细数开载各县。
恩施县
阖县旧管新收民数四万零九百七十三户,编审随粮人丁及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二十五万四千四百五十九丁口。
宣恩县
阖县旧管新收土著、流寓总共三万四千一百零八户,长成归增,总共计男妇大小丁口共十一万七千一百八十四丁口。
来凤县
阖县旧管新收民数八千八百四十七户,改土案内勘出人丁及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九万三千零四十五丁口。
咸丰县
阖县旧管新收民数一万八千零七十户,编审随粮原额、改土案内勘出人丁及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九万一千三百四十五丁口。
利川县
阖县旧管新收民数三万一千二百二十六户,编审随粮原额、改土案内勘出人丁及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十二万七千六百二十八丁口。
建始县
阖县旧管新收民数三万七千五百四十户,编审随粮原额及滋生人丁、土著不成丁,男女大小共十六万八千四百六十二丁口。
物产
施州郡化郡贡麸金、犀角、黄连、蜡药实(《唐书·地理志》)。
施州贡黄连、木药子(《宋史·地理志》)。
宋初颇兴榷酤[1],言事者多陈其非便,太平兴国七年罢之。自是惟夔建、开、施、泸、黔、涪、黎、威州,梁山、云安军及河东之麟州,荆湖之辰州,福建之福、泉、漳、汀州,兴化军,广南东西路不禁。自春至秋,醖成即鬻,谓之小酒,自五钱至三十钱,有二十六等;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凡酿用粳、糯、粟、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宋史·食货志》)。
施州一种崖椒,叶大如蜀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药(图)。白药、瓜藤、金棱藤、崖棕、小赤药、露筋草、野兰草、小儿群、红茂草、大木皮、都管草、独葛藤、野猪草(以上十三种载《明一统志》)。
石合草,其绕树作藤,能治红疮肿。
金棱草,有叶无花,可疗筋骨疼。
龙牙草,株高二尺,春夏采之,治赤白痢。
金星草,治发背。(以上四种载《舆地记》)。
露金草,生施州,株高三尺以来,春生苗,随开花结子,碧绿色,四时不凋。
小儿群,生施州,丛高一尺以来,春生苗叶,生花,冬枯。
独葛藤,生施州,四时有叶,无花,叶有倒刺,采无时。
野猪草,生施州,藤缠大木,四时有叶,无花。
[1]榷酤: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亦称“榷酒酤”、“榷酒”、“酒榷”。
崖棕,生施州石崖上,苗高一尺,以其状如棕。四时有叶、无花。土人采根去粗皮入药。
鸡公藤,生施州,蔓延大木上,有叶、无花,采无时。
半天回,生施州,春生苗,高二尺以来,赤斑色,至冬苗枯,土人夏采根。
野兰根,生施州,丛高二尺以来,四时有叶,无花,采无时。
紫背金盘,生施州,苗高一尺以来,叶背紫,无花,土人采根。(以上九种载《湖北通志》)。
茶、椒俱卫境出。漆、桐油、柏油、蜜、黄蜡、纸、硝、磺、碳。
谷品:六谷俱有。
包谷(《本草》名玉蜀黍,施人呼包谷,山居以为正粮)。
香稻(出利川)。
旱稻。按《六书故》:稻性宜水,亦有陆种者,谓之陆稻。记曰:煎醢加於陆稻上,是也,施俗谓之旱稻。
仙谷:土人亦名仙姑米。云七女栅仙女炼丹时于此措米,于地生此谷如粟,谷红米白,以作饭,芬芳特异。
蔬品俱有。
包白菜,出利川,土人呼绣球白菜,盖菘类。
菌种甚多,雪菌尤佳。
洋芋,生高山,一年实,大常芋数倍,食之无味,且不宜人,山民聊以备荒。
洋合,盖蘘荷,土人呼洋合。
蒟蒻,可磨作浆,凝如豆腐,土人呼为磨芋豆腐,作时须不语,语即不成。
薯有数种,其味甚甘,山地多之,清明下种,雨后翦藤插之,霜降后收,掘窖藏之,可作来年数月之粮。又有白薯,俗呼脚板薯,盖山药之类。
蕨,施山最多,掘根捣烂,去滓澄粉,其味甚甘,可以备荒。
花品俱有,开俱迟,海棠最胜。
果品俱有,惟桔柚最多。
密罗柑,轮囷如拳,色香,并如佛手柑,可点茶。
竹品俱有,惟慈竹独多。
木品俱有,以楠木为上。
瘿木有二种,曰花瘿,曰豆瓣楠,以作桌及屏风、文柜、拜匣,甚可玩。
阴沉木,施南府属山中土产此物,须掘地得之名,名阴沉木。质香而轻体柔腻,以指甲掐之,即有掐文,少顷复合如伽楠然。土人云其木为棺,入土则日重,重则沉,葬千年后陷入地数十丈。亦坚重如铁,故宝贵之。
灵枫,《述异记》云:南方枫木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木瘿也。谭景升化书云:枫老化为羽人。无情而之有情也。又孙炎云:摄生江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枫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旧志稿》)
禽类:锦鸡、白鹇、翟鸡(如雉而大)。
兽类:羚羊、花獐、马鹿、红麂(《明一统志》)、狐、狸、豺狼、獾、鹿、獐、麝、猬、野猪、野牛、山羊、獭、松鼠、竹鼠(《埤雅》[1]:一名竹鼬,食物。《本草》:竹鼠,食竹根,居土穴,大如兔。土人多食之,味如鸭)、鼯鼠、猕猴。
鳞族:白甲(一名鯄鱼)、洋鱼(细鳞美味)、油鱼、铜钱鱼(形似铜钱,一名石把,好在石上)、哇哇鱼(有两足,能缘木)、雄黄鱼(产城西出水洞,腹下有赤文,有雄黄气,云佩之可愈疫)。
药品:仙茅、黄连、黄蘖、淫羊藿、厚朴、麦冬、苦参、贝母、天冬、牛膝、石菖蒲、夏枯草、白芨、细辛、天麻、半夏、何首乌、狶莶草、南星、括蒌、杜仲、薏苡仁、桑寄生、骨碎补、独脚莲、桑螵蛸、五加皮、山豆根、大药(出一桶水,七节者治百病)。(以上载《旧志》)。
[1] 《埤雅》: 训诂书。宋代陆佃(1042—1102)作。专门解释名物,以为《尔雅》的补充,所以称为《埤雅》。书中始于释鱼,继之以释兽、释鸟、释虫、释马、释木、释草,最后是释天。
药品甚多,惟黄连、党参,山民以种此为业,其山中采得者绝少。五倍子所产亦饶。按《明史·土司列传·巡抚刘悫条议》言:施州延袤[1]颇广,特产最饶,卫官朘削[2],致民逃夷地云云。盖土广人稀,荒山未辟,畅茂蕃殖,自尔丰饶也。自改土以来,流人麇至,穷岩邃谷尽行耕垦,砂石之区,土薄水浅,数十年后,山水冲塌,半类石田,尚何物产之有?询之故老,言从前此地亦产棉花,今则绝无其种,裳衣之资亦市之外地。山险水恶,运负维艰,地力之穷则亦无如之何也!近日广植苎麻,尚可以此易彼,而不知者顾病其多占谷土,欲从禁制,亦可谓不达物情矣!至于伍伯、市魁,或抽私税[3],此尤病民之大者,慈仁之长,所宜密察严禁,庶可少甦穷黎民乎!阅《旧志·特产》,附识于末。
[1] 延袤:长度和广度,引申指面积。
[2] 朘削:〈书〉剥削。
[3] 从语法上看,似乎印掉了一句,今从同治版《利川县志》补入:“暴史蠹役,或派差徭。”
开采(附)
咸丰县、建始县硝觔。乾隆五十年,总督特成额[1]、巡抚吴坦题:湖北各营及银匠、铺户需用硝觔,向购自河南、湖南二省,前因长阳、来凤、咸丰三县土硝洞堪采用,奏明开采,以供营匠之需。今据归州、兴山、建始三州县督没勘明,各有硝峒,可供开采。又查建始县密□峒[2],每年可获硝三万余觔。
开采恩施县硫磺。乾隆三十八年,因本县产硫磺,招商开采,至四十四年省局积存余磺,奏明停采。五十四年,总督毕沅、巡抚惠龄题,准将恩施县前经封闭之矿磺仍招商开采。
府属六县办常额硝各二千觔,内恩施、建始二县产磺,恩施兼办磺四千觔,建始县兼办磺二千觔。硝以正月开篆日起限,磺以六月二十起限,定四个月内解缴省局,制批赍府核验,逾限短少,查取承办知县职名,照例议处。
《施南府志》卷之十一终
[1] 特成额(?—1796):清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四十三年,以领侍卫内大臣受礼部尚书,后任成都将军。寻除湖广总督。发湖南谷仓赈湖北饥荒,移云贵总督。后坐事湖广失察属吏侵帑、案牍壅积,以失职逮下狱论狡。
[2] 密□峒:“密”字后面一字缺失,查同治版《建始县志》,似乎为“紫密峒”,“紫”字亦印刷不清。

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wenyienshi/23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1:26
下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4:42

相关推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