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wenyienshi/231.html
祠庙(寺观、冢墓、义冢附)
施南府 恩施县
城隍庙,在府城内鳌脊山下。嘉庆三年,知府法克晋、知县尹英图移建。道光十年士民捐资重修。
火神庙,在府城南门内瑞狮岩上。
马王庙,在火神庙右。
昭忠祠,在城隍庙右。
武侯祠,在城北门外演武厅后。
童公祠,在城南门外。
陈孝子祠,在城内葛家坡。
宣恩县
城隍庙,在城西北。
火神庙,在城西。
田太翁祠,在高罗司。太翁本司峒长,初,土人不知耕凿之利,太翁教之辟田、采杉。土人立祠祀之。
来凤县
城隍庙,在县城南,乾隆四年建。
火神庙,在城南。
咸丰县
城隍庙,在城南。
火神庙,在城南。
龙神祠,在城东。
利川县
城隍庙,在城东门内,乾隆三年邑令汤应求建。
马王庙,在城东门外。
火神庙,在城南门外,乾隆十五年建。
建始县
城隍庙,在城西门内。
火神庙,在城东门外。
龙神庙,在城南门外。
寺观
施南府 恩施县
圆通寺,在城内回龙山下,明洪武十四年建。
元妙观,在城内象耳山,旧名真武庙,永乐中改今名(《明一统志》),观后建观音殿,系嘉庆十九年于地中掘得铜像并铜炉、木鱼各一。
三官祠,在元妙观右侧。
魁星楼,在城内鳌脊山桂香殿前,嘉庆三年建。
西陵宫,在城内城隍庙右侧。
巧圣宫,在城内葛家坡。
巴公祠,在城内成山,重建后多火灾,不敢复修。
东岳庙,在城东门内。
天后宫,在城东门内薛家巷,一在城南峡口。
三义宫,在城东门内柿子坝。
水府庙,在府城东门外。
开元寺,在府城南门外,唐时建,宋淳熙四年重修。
吕祖庙,在城南门内龙神祠后。
药王庙,在吕祖庙后。
五通庙,在城内箭道坡之西。
仁寿宫,在城内北街圆通寺左。
南岳宫,在城北门内。
白马庙,在城北门内。
二郎庙,在城北门外。《四川省志》云:秦时蜀守李冰治水,其子二郎佐之。蜀人称冰为川主,二郎为镇江王。元至顺元年,封冰为圣德广被[1][裕]英惠王,二郎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万寿宫,在城北门外。
向王庙,在城北门外。归州有东阳人向辅,隋大业初屡著灵异,土人祠之。施有此庙,不知所始。康熙年间,守备贾进才重修,乾隆三十一年,分巡荆宜施道来谦鸣重题额(《李志》)。按,《湖北通志*归州》载有向王庙,亦云隋大业人向辅。而《宋志》据土人云:汉景帝时人向述云云。详《杂记》中。
[1] “被”当为“裕”。
桓侯庙:在城北门外。
帝王宫:在城北门外碧波峰之麓。
白衣庵:原名无垢庵,在北门外石关庙后,山上丹蹬翠绦,景最清幽。尹太守以“林壑尤美”四字榜于山门。
永福庙,在城东里许五峰山顶。宋政和中封为嘉惠侯,赐庙额曰:永福。
石佛寺,在城东五里许土桥。
云台观,在城东二十五里柳州城。
龙居寺,在城东一百二十里河水驿。
玉峰山寺,在城东一百三十里沙子地。
竹王祠,在城东南山下,即夜郎侯祠也。按,《华阳国志》云: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竹流入足间,中有婴儿声,剖得男,收养之。及长,[有]材武,自立为夜郎王,以竹为姓。汉平西南夷,被杀。夷人求立,后天子乃封其二子为侯,死后配食其父。宋崇宁中赐庙客曰:灵惠(《明一统志》)。
通明庵,在城南门外。
江口寺,在城南里许峡口,今圮。
倦飞庵,在城南二十里。
真武庙,在城南七十里洪岩山上,俗呼为小武当。
禹王宫,在城南一百八十里大喜场。
黑神庙,在城南大喜场。
磨嵯神庙,在城西南十里磨嵯山。洛浦蛮为边患,屡击破之。故老云,神每以阴兵助官军击贼,灵迹显著,施民所在祠之。
大兴庵,在城西二十里,僧纲宗瑞募建。
金峰山寺,在城北八里金子坝。
朝阳观,在城北二十里。
望州观,在城北三十里。
白云观,在城北七十里。
青云观,在城北七十里。
紫云观,在城北七十里。
宝平观,在城北八十里。
宣恩县
奎星阁,在县东里许。道光元年令张廷烜论邑绅士唐开洋、宋宏增募修。
东门寺,在县东关。
青龙寺,在县东门外里许。
延禧寺,在县东。
吕祖庙,在县城文昌宫旁。
财神庙,在县城南。
祖师庙,在县北门外花园体堡。
南禅寺,在县小关。
镇江阁、奎星阁,共一祠,在县东。
石佛寺,在县李家河,与来凤县交界处。
松坪寺,在县都会里。
太白寺,在县高罗司。
朝阳观,在县高罗司二十里。
观音寺,在县花溪,一在县北。
福兴寺,在县花溪。
回龙寺,在县天马山前。
来凤县
乾元寺,在县东五里。
观音寺,在县东南二里。
兴隆寺,在县西十五里。
祖师殿,在县西南六十里。
回龙观,在县西二十里。
朝元寺,在县西南七十里。
咸丰县
奎星阁,在县西门外。
三闾庙,在县西门外。
三义庙,在县西门外。
雷神庙。
五通庙。
地方庙。
辖神庙。以上俱在县西门外。
镇江庙,在县西。
财神庙,在县西。
兴国寺,在县西门外半里许,明洪武中建,宏治中重修。
净乐寺,在县东五里。
方广寺,在县东三十里。
延真观,在县西。
回龙寺,在县西五里。
金山寺,在县金峒司东。
虎溪寺,在县寒溪。
玉清观,在县凤凰山下。
白岩观,在县西四十里。
墨池寺,在县西六十里。
方定寺,在县西一百里。
永兴观,在县西忠堡。
柳池寺,在县北六十里。
元武观,在县北八十里。
灵山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利川县
张王庙,在县东门内。
观音阁,在县东门内。
佛寿宫,在县东门外。
麻衣庙,在县东门外。
财神庙,在县南门内。
万寿宫,在县南门内。
万天宫,在县南门内。
轩辕庙,在县南门内。
禹王宫,在县北门内。乾隆四十六年建。
南华宫,在县北门内。嘉庆十一年建,道光六年知县黄[照][1]捐廉重修。
天后宫,在县北门内。道光十二年重修。
帝王宫,在县北门内。乾隆三十三年修。
崖峒寺,在县东八里。
把水寺,在县东十里。
双溪寺,在县东十里。
团凸寺,在县东六十里。
五龙寺,在县东六十里南坪。
万寿宫,在县南坪。
文笔寺,在县东南四十里金子山。
万松寺,在县南十五里。
钟灵寺,在县南三十里。
回龙寺,在县南四十五里。
归源寺,在县南一百八里。
兴龙寺,在县南二百四十里。
报国寺,在县西南十五里。
核桃寺,在县西南十五里。
金莲寺,在县西十里。
金沙寺,在县西三十里。
翔凤寺,在县西三十里。
冷水寺,在县西五十里。
镇国寺。
楚藩寺。
福田寺。
白云寺。以上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铁楼寺,在县北三里。
铁炉寺,在县北十里。
五龙寺,在县北六十里。
石龙寺,在县北六十里。
观音寺,在县西一百二十里。
[1] 黄照,原文缺乏一“照”字,据同治版《利川县志》校改。黄照,广东东莞举人,道光五年任利川知县。
建始县
蚕神祠,在县东门外。
天后宫,在县东门外。
二郎庙,在县南门。
药王庙,在县西门内。
万寿宫,在县西门内。
禹王宫,在县北门外。
玉皇阁,在县北门外。
三义宫,在县北门外。
东岳宫,在县北门外。
回龙寺,在县东里许。
云雾观,在县东二十里猿啼山上。
三宝观,在县东三十里。
天鹅观,在县东九十里石通洞上。
石柱观,在县东九十里。
普恩寺,在县东一百里。
川主庙,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石门佛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石门关。乾隆三十七年巡抚陈辉祖建,巨石轮囷[1],下临绝涧,人行石中,右壁如柱如楣,俨然石门焉。出门右,石壁穹窿,上覆如屋,因石壁作寺。
对佛寺,与石门佛寺相对。乾隆三十三年,总督三宝建。
汉王庙,在县东一百六十里。
祖师殿,在县东一百八十里,为出巴东大道,极险峻。
伍爷庙,在县东一百八十里。
观音寺,在县南里许。
万峰观、兴隆寺,俱在县南二十五里。
蛇龟观,在县南六十里。
潮水寺,在县南九十里。
太平寺,在县南一百四十里。
云台观,在县南一百八十里。
狮子观、凤凰观、梓潼观、朱家观,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朝阳观,在县西三里。
凤尾观,在县西二十五里。
开元寺,在县西五十里。
上坝观、下坝观,俱在县北十五里。
兴隆寺,在县北三十五里。
玉洪观,在县北六十里。
回龙观,在县北八十里。
奇元寺,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复兴寺,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通灵寺,在县北一百四十里。
灵台观,在县北一百六十里。
白云观,在县北石臼驿。
[1] 轮囷(lún qūn):硕大貌。
冢墓
巴蔓子墓,在恩施县西北都亭山,事实详《人物志》。
巴公墓,在恩施县南二里。俗传昔有巴国大栅王世葬于此,历年虽多,累累可辨。
蛮王墓,在恩施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又城西北都亭乡有岩高百余丈,岩腹有穴十二,皆藏柩之所。相传为蛮王墓。
詹公墓,在郡城南三十里朱砂溪,一云在利川。
汪公墓,在利川,本卫经历汪泽墓,事实详见《名宦志》。
妯娌坟,系李成璘之妻周氏、璘弟成琪之妻刘氏,为刘二虎、伪牛总兵所劫,相约以死,至野猪跳相继设桥下。合葬。其实详《列女志》。
陈公墓,在利川城西小坝乡,敏襄公世凯墓,康熙三十一年谕葬。
甘学师杜墓,在来凤县学署后。
张典史宁墓,在来凤硖口寨,宁殉难死,不获其尸,邑人葬其衣冠于此。
三烈士墓,在来凤县指甲坡。
义冢
恩施县
西门外小红山义冢一处。
五峰山官山义冢一处。
厦坡义冢一外,在城东十里,民人陈光连捐。
宣恩县
白虎堡义冢一处。
来凤县
麦地坞义冢一处,在县东五里许,长五十五弓,宽五十三弓。乾隆元年县民何文龙、曾正祥、饶尚芳等买余姓业,捐作义冢。
丝栗坪义冢一处,长五十四弓,乾隆元年置。
悌恭里、忠崇里、信茂里义冢各一处,乾隆二十年置。
咸丰县
□ □义冢一处。
利川县
北门外官山义冢一处,周围五里。又官山下土坑一区,嘉庆二年教匪入境,死者积尸无算,良匪莫分,悉委坑内,后为人垦种。道光九年,黄史章模、长洲[幕友[1]]吴锦契买还其故冢。
西门外义冢一处,监生彭视盛捐置,周围七百十丈,立碑定界。
千人冢,相传在城西四十里,明季被流寇,所杀者葬此,今不知其处。
建始县
北门外官山一处,地名包家垭。
北门外三里台官山一处。
义冢一处,在县北四里,监生魏光祖捐置。
《施南府志》卷之九终
[1]“幕友”二字据同治版《利川县志》加。
赞 (0)
《施南府志》卷之八 典礼志~坛庙 仪注
上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1:19
《施南府志》卷之十 典礼志~风俗
下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