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志》卷之一 疆域志~形势星野

《施南府志》卷之一
知施南府事王协梦监修
疆 域
方舆
天有分星,宿度区之;地有疆域,山川限之。虽郡邑分并,历作攸殊,而地理亘古不易,异同之迹,可考而知。则分星之应乎。疆域者,亦无难定也。施本楚地,翼轸分野,前代或隶荆,或隶夔,或为建平,或为清江,而楚地楚星则不可易。志《疆域》,即著星野而备考历代之沿革焉。
施南府隶湖北布政司,在省城西南一千九百八十七里,至京师三千七百里。
东宜昌府鹤峰州大崖屋交界,距府城二百二十里。
南抵永顺龙山县七寨殷家坝交界,距府城二百七十五里。
西南抵四川黔江县高家山交界,距府城三百六十里。
西抵四川夔州府万县龙驹坝交界,距府城三百一十八里。
西北抵四川石柱厅交界,距府城五百六十里。
北抵四川夔州府巫山县五龙观交界,距府城三百三十五里。
东北抵宜昌府巴东县三尖观交界,距府城二百二十五里。
东西距五百三十八里,南北距七百六十五里,领县六。
恩施县(附郭)
东至施州塘与建始县金鹿塘交界,距城一百八十里。
东南至抱木垭与宣恩县白地坝交界,距城七十里。
南至大崖与宣恩县太平坝交界,距城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沙木孔与利川县粗石溪交界,距城一百八十里。
西至中塘与利川县长菳塘交界,距城九十里。
西北至太阳河与四川奉节县石乳关交界,距城九十里。
北至新水田与建始县青崖交界,距城一百十四里。
东北至龙生坦与建始县邱佩塘交界,距城一百二十里。
东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六十里。
宣恩县
府南九十里
东至牛吃水与宜昌府鹤峰州上塘交界,距县治一百三十里。
东南至经历寨与湖南龙山县殷家坝交界,距县治一百四十里。
南至玛瑙湖与湖南龙山县分水岭交界,距县治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关口与来凤县夹口寨交界,距县治一百六十里。
西至土鱼塘与咸丰县马蟥坨交界,距县治九十里。
西北至天蒜坪与恩施县车寮交界,距县治八十里。
北至抱木垭与恩施县九道水交界,距县三十里。
东北至万寨与恩施县三岔口交界,距县治七十里。
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
来凤县
府南二百七十里。
东至简家塘与湖南龙山县正南坝交界,距县治五里。
东南至近凤河与湖南龙山县谢家坝交界,距县治三里。
南至界址沟与龙山县七寨交界,距县治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梅子坳与四川酉阳州马蟥沟交界,跟县治二百一十里。
西至罗二溪分水岭与咸丰县土老坪交界,距县治八十里。
西北至老鸦关小箐与咸丰县忠堡交界,距县治一百五里。
北至寮叶船分水岭与宣恩县冉大河交界,距县治五十里。
东北至关口塘与宣恩县烂泥坝交界,距县治二十里。
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一十里。
咸丰县
府西二百四十里。
东至龙坪与宣恩县宋家沟交界,距县治八十里。
东南至老鸦关与来凤县三堡岭交界,距县治四十五里。
南至分水岭与来凤县罗二箐交界,距县治四十里。
西南至水井塘老鸦关与四川黔江县白家河交界,距县治一百四十里。
西至黑洞与利川县洗松坡交界,距县治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牛池子与西兴坝与四川彭水县林水交界,距县治二百一十里。
北至龙觜河与利川县石门坎交界,距县治二百四十里。
东北至石人坪与宣恩县太平坝交界,距县治一百五里。
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五里。
利川县
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东至石板岭与恩施县黎儿城交界,距县治一百八里。
东南至金东坡与咸丰县小水坪交界,距县治一百三十里。
南至天望坡与咸丰县东乡交界,距县治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后乡塘与四川彭水县交界,距县治二百五十里。
西至挂子山与四川石柱厅桅杆坝交界,距县治二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铜锣关与万县交界,跟县治□百□十里。[1]
北至支罗屯与四川万县龙驹坝交界,距县治一百四十里。
东北至窖金堆与四川奉节县交界,距县治四十里[2];又与恩施县交界,距县治九十五里。
东西距三百二十八里,南北距三百里。
[1] 此处原文模糊不清,据同治版《利川县志》,当为“一百二十里”。同治版《利川县志》同时指出,西北当与四川磨刀溪交界,“府志误作与铜锣关交界”。
[2] 同治版《利川县志》作“七十里”。
建始县
府东北一百二十里。
东至宜昌府巴东县土地岭交界,距县治一百六十里。
东南至宜昌府鹤峰州虎鹞岭交界,距县治二百九十里。
南至恩施县龙驹河分界,距县治三十里。
西南至恩施县猫儿坪分界,距县治一十五里。
西至麂子渡石梯子与恩施县三角桩交界,距县治八十五里。
北至四川巫山县界石岭交界,距县治一百二十里。
东北至巫山县杨柳荒交界,距县治九十里。
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四百四十里。
形胜
施南府东北,入南郡之巫县,西北入巴郡鱼复朐忍[1],东入南郡之佷山,南入牂牁[2]之夜郎,山明水秀(《图经》)地,当巴荆之会,隐然为西南重镇(《卫志》)。
五峰环其东,客星峙其西,天楼面其南,石乳拥其北,清江麟溪合流于前(《方舆胜览》)。
东临荆湖,西抵巴蜀,近瞰巫峡,远控夜郎(《湖北通志》)。
[1] 朐忍,虫名,夔州多此,遂以名县。即蚯蚓,今呼为曲鳝。鱼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朐忍在今重庆云阳县。
[2] 牂牁(zang ke):古代郡名,在今天贵州省境内。
恩施县
清江自北来,曲绕郡城,至城南入,峡两岸山对峙如门。郡西药水、麒麟、巴公诸溪水至此俱会。春夏水涨,回澜叠雪,洵属大观。峡口旧有观澜寺,今废。
问月台,在郡北门外碧波峰上,清江绕其下。相传,李太白谪夜郎,过此,把酒问月。有亭记,今圮。
卓笔峰,正当南离[1],一名双翠。两峰并峙,如案头双管,翠色欲滴。城东五峰山,累累如贯珠,清江环其麓,水秀山明,洵一郡之胜也。
龙洞在城东十五里,中有泉,子午二时,水辄涨起尺余。俗传与潮汐相应。岁旱祷雨辄应。下为通潮溪。
城西猿啼山,复岭相连,横亘天表。三冬积雪,灿然不可正视,郡人以雪盛,占来岁有年。
官坡在郡东门外,下当清江渡口。朝阳初上,水光日影交相映射,极为可观。
郡西五里客星山,重嶂复岭,每当夕阳在山,余霞遍照,如万道金绳,洵巨观也。
[1] 南离:指南方。《易》离卦位在南,故称。
宜恩县
紫荆翠耸玉带清流,万山环绕一郡胸腹。
来凤县
龙山西峙凤亭北翥,川湖肘腋滇黔咽喉。
咸丰县
后擎仙掌前列秀屏。
利川县
龙泉西峙金山东盘,凌云塔在县北六十里南坪。
建始县
五阳之地,楚蜀咽喉。
分野
《星经》:翼二十八星,凡十八度。
《星经》:轸四星,凡十七度。
施州卫,《禹贡》:荆梁二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明一统志》)
江南道,古扬州南境,岳、鄂、潭、衡、永、道、郴、邵、黔、辰、锦、施、叙、奖、夷、播、思、费、南、溪、溱,为鹑尾分。(《唐书*地理志》)
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及汉中汝南诸郡,皆古荆州,而同分翼轸。今之江陵、公安、石首、松滋、枝江、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归州、巴东、兴山,则荆之南郡,止分翼四度,而襄阳、宜城、南漳及安陆、钟祥、潜江、荆门、当阳、沔阳、天门、华容之东境与焉。由施州溯瞿塘诸卫,其地跨梁益,属巴郡,参八度,井鬼相接之野,而荆其余分。(《旧荆州府志》)
九州十二域,各有分星,或系之北斗,或系之二十八宿,或系之五星,夔州:荆梁二州之域,州主于衡梁,主于开阳,此系之北斗者也。鹑尾之次,其州曰荆;实沈之次,其州曰梁。此系之二十八宿者也。荧惑主楚,镇星主梁,此系之五星者也。夔界其中,厥宿翼轸,厥次鹑首;厥辰为未,厥星荧惑。厥、斗、衡,皆其分野。(《旧夔州府志》)
南方七宿,曰鹑首、鹑火、鹑尾。石氏《星经》云:“南宫赤帝,其精朱鸟。”为七宿,井、首、鬼、目、柳、喙、星,颈张嗉翼翮轸尾,司夏、司火、司南岳,盖鹑无尾,故以轸为尾也。午上有鹑鸟星,在星之东首西尾故,为朱鸟星;未为鹑首,已为鹑尾,南岳正当午位,而中分则所属之缠次,可得而言矣!今按,晋之南郡,止自远安以下,其夷陵以上,则别为建平郡,隶之夔,故分止翼十度。作《荆志》者,乃并归州、巴东、长阳、兴山数之,是将建平一郡,混入南郡,大非《晋书》之意。不然,施州与巴东接壤,安有巴东入翼十度,而自施以上,即入井鬼相接者乎?以天之午位分之,施直南岳稍西,则《夔志》云,其次鹑首,其辰未者,甚为有据。又按,永顺,施东境也,翼轸分野; 夔,施境也,翼轸分野,则施虽分翼而其与轸相接也,明矣!《湖广通志》所云“星蜀、地楚”,《文献通考》所云“得秦余分者”,亦占验之一助云耳!其实,施去房陵、白帝尚远也,然则地固楚,星亦楚,谓翼分野,亦可惟以巴东为入翼十度,则施郡分野,不明此,大不可也。(宋氏《府志稿》)
施本楚地,星亦楚分。《一统志》所云,翼轸分野者,本无可疑。自宋氏采及荆夔二志,遂滋疑窦。其论以《荆志》为非,以《夔志》为可据,实则鹑首之次其辰未者,即属井鬼。宋氏盖不明列宿之位也!要之,施属荆州翼轸分野,唐书天文志、地理志,已有明文,不得因地接梁益,遂疑分野之有异也。又《晋书*地理志》建平与南郡俱属荆州。宋氏谓建平隶夔者,亦无据。施州至宋,始隶夔州路。
《施南府志》卷之一 终

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wenyienshi/22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12:13
下一篇 2017年12月20日 下午12:25

相关推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