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水系,发祥并繁衍着一个古老悠远的民族–比兹卡,世称土家族。他们是山与水的子民,创造了奇异的民俗风情。于千山万壑间,比兹卡人勤劳朴实又桀骜不驯,乐观豁达又粗犷豪迈。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比兹卡》正是土家民族生活状态、风俗民情与精神意志的精美缩影。该剧不设置线性发展的故事和剧情,也没有互为关联的角色化人物、却无不涵盖土家民族人文风情的方方面面,包括了比兹卡后裔男女老幼各种角色。亦歌、亦舞、亦诗、亦剧,交融同构的艺术样式正是土家风情的立体呈现。透过该剧,不难看出土家民族原始古拙的生活方式,领略其原生态的土家歌舞韵味,感受比兹卡儿女勤劳的生活态度,浪漫的爱情故事和豁达的生命观念以及他们热爱生活、冀望未来的时代心声与灿烂远景。
聚居在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的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 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 据传,它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直到今天,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人,仍然保持着这一习俗。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在利川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1956年2月经过原利川县文化馆干部周绪卿、黄业威搜集整理后以《龙船调》的形式,参加《恩施地区第一届歌舞文艺江演》评为优秀节目。他们把《种瓜调》改为《龙船调》时,一是去掉了采莲船这一实物道具,把在街道、场坝表演的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变成了男女二人对唱的民间歌曲;二是把十段歌词浓缩成一段,把”瓜子才进园”一句改为”妹娃去三拜年”,从内容上把一首单纯歌唱种瓜的灯歌改成了一首表达土家人个性、习俗、追求的情歌。特别是”妹娃儿要过河”一句和”那个来推你嘛?”、”我就来推你嘛!”相互应和,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人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从而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飞跃,为《龙船调》的走向世界插上金色的翅膀。
吊脚楼是土家族、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吊脚楼是恩施土家族地区最复杂而有最能显示富有的一种典型的建筑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吊脚楼成为土家族人的一种普遍建筑。就其结构而言,各地区的吊脚楼大同小异,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还是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
龙船水乡地方特色
①魔芋
恩施被全国魔芋协会主席刘佩英命名为”全国魔芋产业综合实力第一市”。2003年魔芋种植面积8万亩,产品远销日本及欧盟市场,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2亿元,农民增加收入1.2亿元,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该市召开。2004年该市将增加投入,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建设大基地,经营大龙头,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全市计划魔芋发展到10万亩,其中商品芋6万亩,种芋4万亩,鲜芋总产10.5万吨以上,生产精粉1000吨以上,总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
②薇菜
薇菜是蕨类植物中紫萁科紫萁属紫萁类孢子体嫩叶的加工品。包括紫萁和分株紫萁,又名牛毛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作为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是救荒草,现已步入高档餐桌,其经济效益为一般蔬菜的4-5倍。野生薇菜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未展开的嫩叶尤为上品。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是向日本出口的大宗山珍野。
③莼菜
莼菜或作菁菜,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产于浙江、江苏两省太湖流域,4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采摘带有卷叶的嫩稍。属睡莲科的一种水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黄河以南所有沼泽池塘都有生长,尤其以江苏的太湖,苏北的高宝湖,以及杭州的西湖等地生产为多。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叶食用,是一种地方名菜,古人所谓”莼鲈风味”中的”莼”,就是指的这个菜,亦作药用。
④利川山药
利川山药,又名花山药、毛山药、山蓣,原产亚州热带地区,经人们长期栽培驯化而成独特地方品种。其性平味甘,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上乘滋补蔬菜。尤以利川团堡镇主产的山药品质最佳,其块根扁直粗短,皮薄,加工后成品个大,商品率高达85%以上。利川山药营养丰富,据湖北省农产品测试中心测定,含碳水化合物30%,淀粉16%,可溶性总糖2.84%,粗蛋白10.26%,含有19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皂甙以及硒、锗等稀有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保健食品。利川山药作为蔬菜,色白如玉,晶莹透明,用鲜山药煨鸡汤、排滑汤、煮粥,味道鲜美,清香可口,是身体虚弱的最好补品。
⑤利川黄连
黄连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名贵中药材之一。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主治高热烦燥、胸满呕吐、泄腹泻痢疾、目赤、口疮、痈肿、疔毒等症。黄连除根茎入药外,其它部分也可药用,所以种黄s连有”上卖青山一杷伞,下卖黄土一寸金”之说。黄连喜冷凉,不耐炎热,适宜生长在1200–1600米的高山上。利川春迟夏凉,雨量充沛,多雾寡照,大部分地区为高山、二高山,平均海拨1000米以上,为黄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利川栽培黄连具有悠久历史,是全国著名的”黄连之乡”。利川黄连属南岸味连,根茎似鸡爪,当地又称”鸡爪连”。因其药用性能好,早在宋代就作为朝廷贡品。光绪《利川县志》亦载:”黄连,邑产最多,似鸡脚者良”。
【利川龙船水乡交通攻略】
公共交通
从北京出发:乘火车从北京到宜昌(北京西站-宜昌站,特快近19小时)—从宜昌乘汽车到利川(近400公里,十几小时) 。
乘火车从北京到宜昌(北京西站-宜昌站,特快近19小时)—从宜昌乘旅游船经长江三峡到万州(水翼船¥195/内宾游船三等¥164 )—从万州乘汽车到利川(120公里,3小时),此线路的优点是可同时游览三峡,旅途轻松,缺点是费时。
乘飞机从北京到万州(1,3,5,7 /19:00-21:10)—从万州乘汽车到利川(120公里,3小时) 乘飞机从北京经武汉到恩施(武汉到恩施每天3个航班,飞行约50分钟)—乘汽车从恩施到利川(90公里,大巴2小时/ 包租捷达小卧车,1.5小时即到达利川,仅¥100)
从重庆出发:从重庆乘大巴直达利川(408公里),全程约6小时.路况好。
从重庆乘飞机到万州(渝万空中快巴,¥220,约50分钟,一日四班)—从万州乘汽车到利川(120公里,3小时)
从武汉出发:乘飞机从武汉到恩施(武汉到恩施每天3个航班,飞行约50分钟,¥600)—乘汽车从恩施到利川(90公里,大巴2小时/ 包租捷达小卧车,1.5小时即到达利川,仅¥100)
乘汽车从武汉经高速公路到宜昌(走高速¥115)—从宜昌乘旅游船经长江三峡到万州(水翼船¥195/内宾游船三等¥164)—从万州乘汽车到利川(120公里,3小时),此线路优点是可同时游览三峡,旅途轻松,缺点是费时。
自驾游
国道:自驾车自由行到利川的线路主要有两种走法:经宜昌-恩施走318国道到利川;也可经万州走318 国道到利川。湖南方向的也可走龙山-来风-咸丰入利川。长江以北的,神龙架方向可由巴东—恩施入利川,奉节附近的可走利奉公路入利川。
高速:
1、从东至西上G50沪渝高速,在利川出口下高速,腾龙大道-东城路-清江大道-S326省道-凉务乡卫生院右转。
2、从西至东上G50沪渝高速,在汪营出口下高速,上S326省道右转,沿道路直行,在凉务乡卫生院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