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皮比树值钱,并且皮越厚价格越高,这说的是一种叫厚朴(音破)的树。
厚朴树叶大浓荫,花大而美丽,是极佳的庭园观赏树及行道树。不仅如此,厚朴树还是贵重的药用树种。
(一)种名。
厚朴。
(二)栽培技术。
1、立地条件:选海拔600至1700m、黄棕壤或棕壤、pH值5.5至6.5的土壤肥沃,环境无污染的地方栽培。
2、种子采集与贮藏:每年9月,在原产地区域内采集10年以上的厚朴树的成熟种子,进行处理贮存。
3、选种:在播种前,选种子饱满,色泽鲜亮,千粒重不低于140g。
4、播种、育苗:每亩播种不少于24kg;苗木高不低于30cm,地径≥0.8cm。
5、移栽:采取穴栽穴施技术。移栽穴深20至30cm,宽30至50cm。每亩100株(株行距约2.6×2.6m)。田边地角因地制宜栽培。
(三)采收与加工。
1、采收:夏至前后,选树龄10年以上的成树采收。采收方法:从树生长的地表每间隔40cm左右横向割断树皮,然后顺树干纵割,用起皮刀剥取树皮,较细小的分枝和树根,用小木槌捶打,使皮木分离,然后剥取树皮。
2、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分档――沥水――发汗――干燥――蒸软――卷筒――扎线――切齐――干燥――包装――入库。
工艺要求:将树干皮置于沸水中煮5至8分钟,取出堆置洁净处,覆盖青草”发汗”,待内表面呈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卷成双筒状,用十字堆码法,自然晾干。根皮和枝皮自然晾干。
(四)质量特色。
1、感观:
干皮:呈单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黄褐,有细密的纵纹。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纤维性,显油润。
根皮:呈单卷筒状或不规则的块片,表面土黄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棕色,断面纤维性。
枝皮:长条状或卷筒状,外表面褐色,内表面紫褐色,断面纤维性。
气味:气香,味辛辣、微苦。
2、理化指标:
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量(C18H18O2),干皮、根皮≥4.0%,枝皮≥2.5%,水分≤14%(均以干燥物计)。
(五)药用特性
厚朴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生产、加工和应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都有收载,也为各版《中国药典》所收载。
厚朴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有化湿导滞、消炎消胀、止咳平喘等功效;花蕾也可入药,有理气开郁、化湿的作用。临床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赤白下痢、气滞冷痛、肺气壅滞、咳嗽气逆等症。近代临床报导,单味紫油厚朴煎剂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有一定疗效。 厚朴药理作用广泛,是国内治疗肠胃疾病中成药的重要组方之一,中国制药工业中,利用厚朴配方的中成药就达200多种。中国医学宝库中的千古良方–藿香正气方中就有厚朴。藿香正气水、香砂养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舒肝丸、胃肠安丸等20多种常用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药就是厚朴。
以厚朴为原料的多种中成药大品种已经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同时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提取,厚朴叶的加工和出口,开创了厚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恩施州均有紫油厚朴出产,面积有10万亩。以恩施市、宣恩县面积较大,产量较多。据说中国40%的厚朴产量在恩施,而恩施80%的厚朴在新塘。新塘乡下坝村王家台组的一棵紫油厚朴树,树高9米,胸径55厘米,树冠达20余米,已有100余年历史,被中科院药用植研究所专家誉为“华中紫油厚朴王”。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恩施紫油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2号)。
(六)保护范围
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0《关于界定恩施紫油厚朴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恩市政[2004]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辖行政区域的崔坝镇、沙地乡、太阳河乡、红土乡、新塘乡、白果乡、板桥镇、盛家坝乡等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原创文章,作者:恩施特产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tcw.com/enshi/127.html